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,翻译研究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。为此,西方语言学院特邀南京大学刘云虹教授,于2025年10月24日下午在稽山校区D329举办了一场题为“翻译生成性与译者主体性——关于人工智能时代翻译研究的思考”的讲座。学校副校长葛金玲教授、西语学院院长助理赵吉鹏副教授及各系教师代表参与讲座。

刘云虹教授首先提出把握翻译本质特征是翻译研究的基础,也是在AI时代背景下翻译研究必须直面的核心问题。刘教授从当下翻译研究应关注的核心问题入手,探讨了人工智能翻译能否被视为一种真正的语言实践活动,体现翻译的语言价值、人工智能翻译能否具有“真迹性”,体现翻译的社会-文化-历史价值等几个问题,接着讲述了翻译生成性的相关内容,阐述了“翻译无定本”的重要概念。此外刘教授还分析了译者主体性问题:译者首先要有其主体化过程,在明确的主体意识下展开行动,译者主体性才可能成为一种现实存在。最后刘教授强调了要充分重视并合理界定人机关系,以明确人机协作翻译中的主体地位与责任归属,达成和谐的人机关系。

刘教授的讲座引发了在场教师的热烈讨论,大家纷纷表示,通过此次讲座,不仅加深了对翻译生成性和译者主体性的理解,也对未来翻译研究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
文字:郑颖 张可宜
图片:郑颖
审核: 华淼 潘鑫鑫